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园区 >  >> 
中国投资22亿,修建中朝鸭绿江大桥,为什么8年了还不见通车?_视讯
来源: 小雅聊财经      时间:2023-03-23 06:57:21

朝鲜同我国吉林、辽宁两省交界,从古至今,它一直和中国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,甚至朝鲜这一国名,也是中国明太祖朱元璋所赐。这其中有很多的因素,但是我想说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。历经朝鲜战争,两国友谊进一步升华。


(资料图片)

中国与朝鲜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是十分频繁,朝鲜每年从我国进口的大量材料中,有70%是由辽宁丹东运往朝鲜,确保一种高效运输方式变得非常必要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跨越河流、海峡以及隧道等多种障碍,这不仅给车辆带来极大不便,而且还会对道路造成很大损害。对此我国投资兴建中朝鸭绿江大桥造价22亿,可是,时至今日,该桥仍未开通,为什么会这样?

一、老鸭绿江大桥

我国新建成的前桥,另有两座跨越鸭绿江的旧桥。这两座老桥都是在日本修建的,旨在为由朝鲜入境提供便利,执行侵略计划。朝鲜战争时期,我志愿军战士及有关材料等,就是顺着两座大桥到了朝鲜。

当战争发生时,美军为断绝志愿军和大后方之间的关系,给这两座大桥以十分有力的一击,桥身铁架之上,能看到各种弹痕和弹孔等战争的印记。桥梁之一因被炸毁而断裂,已不能正常使用,只能是观光遗址,被评为“鸭绿江断桥”。

另一个,则被保留了下来,被称为中朝友谊桥,经中国沈阳铁路局恢复后,近代以来,始终担负着中朝贸易任务,中国对朝鲜出口产品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桥段,运送到朝鲜的领土。

可是,岁月流逝,历经几年风雨,这座桥还缓慢地呈现出某种老化特点,例如,桥面发生破损,桥的磨损等等,并且该桥只能允许20吨以下货车行驶,不能适应两国之间不断扩大的交易的需要。因此为了使公路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服务,就需要对该桥进行维修和加固处理。在这种情况下,建设新桥就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。

二、新鸭绿江大桥

由中方自愿领导,双方几经谈判,以巩固两国友谊,联系两国贸易,2011年5月1日,新桥在辽宁丹东正式开工建设,并于2014年主体工程建成。项目总投资22亿,全部为中方投资。

新中国建立后,我国对基础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资,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,许多科技名列世界一流。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,我国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,国家也加大了桥梁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,希望能够通过修建更加完善的桥梁工程来带动经济发展。因此这次鸭绿江新大桥建设,对我们国家来说,这并非一件困难的事情。

结果还没有出料,建桥时间不长,经过3年多时间主体竣工,设计方式为双向四车道,就是把老桥原来只能单边通行做了一个大改进,只需朝鲜一方建成引桥,即可正式开通运营,起到了它应起到的效果。也可充当媒介,推动两国间旅游业发展。

三、迟迟没有开通

但是,朝鲜一方的引桥铺设却十分迟缓,造成通车时间反复推迟,时至今日,已经过去整整8年,仍未取得实质进展。这与当时的交通条件和经济状况有很大关系,但是桥梁建设本身是一件极其复杂的工程。我们一边为这样一座好桥不能用而感叹,还对朝鲜一方不愿按时开通的理由感到好奇。

一是可能受新冠疫情冲击。因此,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应对这种情况。大家都知道朝鲜是一个对外开放程度并不很高的国家,人们对新冠病毒传入我国感到非常担忧,给老百姓带来大范围传染,给医疗系统造成了很大压力。因此,为减少病毒危害,减缓部分对外开放计划。

二可能是因为担心技术方面的危险。朝鲜没有强大的基建力量,若只靠一己之力,一个人负责引桥建设的说法,也许是能力不够,而也许资金方面会有压力。

若引进别国协助施工,也许显示了他们基建中的不足,也不是朝鲜想看什么。所以,还没想好方案,姑且选择束之高阁的处置方式。

结论

在朝鲜战场,中国的志愿军战士奋勇抗敌,作出重大牺牲。自那时以来,它一直被当作邻国间的一种关系,始终保持平稳。中国对朝鲜外贸比重,已逾九成不难发现,朝鲜在经济方面仍然十分倚重我国。

我国为新建中朝鸭绿江大桥,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。本文就对桥梁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分析。也期望朝鲜能尽早解决自己引桥问题,使这座桥提前开通,进一步促进中朝贸易往来与人民交流。

标签: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X 关闭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