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园区 >  >> 
凉山:文化惠民润人心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
来源: 四川经济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4-04 15:55:21

四川经济网凉山讯 (记者胡智陈国盼)4月2日、3日,四川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“文旅志愿服务下基层”惠民巡演活动先后在冕宁、西昌、昭觉精彩开演,给广大群众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,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。

文化惠民下基层,民族艺术润人心

“攀西第一城,凉山会客厅”,正是冕宁最美四月天。4月2日上午,首站惠民演出在冕宁县拉开序幕。现场,彝族、藏族、傈僳族……风情交织,《千年贡椒情》《栗子坪的歌声》等二重唱表演唱节目悦耳动听,《孜木伟勒》《衣捏尺》等群舞赏心悦目,来自乐山、泸州、绵阳、雅安、攀枝花和宜宾6个市的演出队伍带来的节目精彩轮番上演,赢得了现场观众和路边停驻群众的阵阵掌声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4月3日下午,西昌市建昌古城人头攒动,由成都市、凉山州、广安市等6个市的演出队伍带来的《望果耘耘》《七彩七月》《大凉山我的故乡》《畲山春》等节目以群舞、表演唱的形式,向观众全方位展示丰厚的民族文化元素和精湛的舞台技艺。围观的群众目不暇接,喝彩声、鼓掌声此起彼伏,大家看得兴高采烈、赞不绝口,还时不时拿出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。

活动现场

“能够在家门口观看演出真的太好了,我还叫上了朋友们一起来看,大家都很高兴。”西昌市民旦正韦者高兴地说道。

“很少有机会看到民族艺术演出,没想到这么巧能遇到一场,确实很精彩。”来西昌旅游的资阳市民陈素华表示,民族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希望相关部门多组织类似的高水平的惠民演出,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
打好文化惠民组合拳,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活水

凉山是文化资源富集之地。这里是多民族聚居地,14 个世居民族在这里交流交往交融,创造了厚重深邃的文化积淀、异彩纷呈的人文风情,构筑了各民族世世代代和睦共处、和衷共济的精神家园,留下了最宝贵的文化财富,铸造了最深厚的文化底色。立足新起点,凉山全面加快文化繁荣发展,以创建四川省文艺副中心、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州目标,紧扣“一年打基础、 二年见成效、三年上台阶”节点,着力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努力蹚出一条民族地区文化高质量发展新路子。

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如今的凉山大地,剧场、舞台好戏连台,体育馆、广场、文化坝子歌舞飞扬、欢声笑语不断,书画展、诗歌周、戏剧节等轮番上演,文艺界创作热情空前高涨,文艺精品佳作不断涌现,文艺队伍人才辈出,艺术文化氛围愈加浓厚,文化自信和凝聚力更加增强,文艺文化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,获得新的生机和更高的美誉度。

为了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到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,近年来,凉山州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,丰富着凉山人民的精神世界,温润着凉山人民的幸福生活:如通过“移风易俗进社区,文明新风进万家”文艺展演活动,积极推进移风易俗,弘扬美德传家风;将“凉山之舞”带进学校,让更多人领略到彝族之舞的魅力,展示校园青春风采;在月城广场开展“激情广场大家跳”广场舞公益培训活动,将凉山州文化馆精心编排的舞蹈教授给更多爱跳舞爱艺术的市民……

择一个周末,邀三五好友,听一场免费的交响乐;吃完晚饭,散步到广场,跳一场酣畅淋漓的《达体舞》;回乡探亲,与亲朋好友看一场“文艺轻骑兵”带来的精彩演出……这已然成为凉山人日常文化生活方式。

凉山充分发挥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,利用文化惠民活动将精彩的演出送到群众家门口,更让广大群众切身体验到艺术的魅力,让群众在形式多样、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,真正将文化惠民、服务百姓落到了实处,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、幸福感,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活水。

标签: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X 关闭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