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网消息:2020年7月23日,“天问一号”火星探测器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。2021年11月8日,“天问一号”环绕器开始对火星进行全球遥感探测。昨天(4月24日),“天问一号”的探测成果——火星全球影像图发布。那么在“天问一号”之后,后续的“天问二号”有什么样的计划?来听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的介绍。
(资料图)
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 张荣桥:(“天问二号”)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初样研制阶段的工作,发射日期都已经确定了。2025年5月(前后),我们要实施“天问二号”的发射。
按照规划,我国的“天问二号”任务将对一颗近地小行星进行探测并采样返回。
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:我们是探测哪颗小行星,怎么探?为什么要探它?
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 张荣桥:我们这次选择的探测对象近地小行星2016HO3,个(头)很小,40×100米。要实现2016HO3(小行星)上面采样回来,我们在采样的时候,离我们(地球)大概4300—4500万公里,这(将)是我们中国人首次从行星际拿回样品,在完成主任务之后,我们还争取去探测一个主带的小行星,叫主带彗星。
小行星探测最大的难点是无重力,也就是不能像行星探测一样,通过探测器制动减速由行星引力作用进入环绕轨道,这就为开展小行星表面采样增加了难度。
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 张荣桥:我们去小行星不可能绕小行星飞的,它没有引力,只能是在茫茫宇宙当中追上它,跟着它一块飞,叫伴飞,然后择机去取样。
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: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完成后续深空探测任务
“天问一号”是火星探测器,“天问二号”将于2025年前后发射,任务是探测小行星。中国深空探测的后续任务有哪些计划和安排?“天问三号”“天问四号”将承担什么样的任务?继续来听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的介绍。
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 张荣桥:“天问三号”是要从火星取样返回,“天问四号”我们是要去木星及木星系开展探测,这两项任务实事求是讲难度很大,我们还有很多空白的技术没解决。所以,我们通过两年三年左右的时间(进行)关键技术的攻关,把这些关键技术解决了,我们再进入工程研制。“天问一号”一次实现环绕、着陆、巡视的目标已经圆满完成,成功都属于过去了。我们要往前看,我们的“天问二号”“天问三号”“天问四号”,行星探测发展的宏伟蓝图把它实现好、完成好,不辜负大家的期待。
下一篇:最后一页
梦寐以求的王嘉尔新歌《Cheetah》MV终于上线了,王嘉尔用自己的音乐来传达自己的感情,曲风开放,轻松,让
4月22-23日,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、副校长周晓隆,校党委委员、办公室主任、汽车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王
广州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,是广东省、广州市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,实行省市共建、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,是
4月25日消息,上海利尔公司产品碳足迹报告近日正式发布,欧贝零碳平台已累计完成1000份产品碳足迹报告发布
珠海2023首批供地拟出让5宗宅地面积合计28 63公顷土地 2023-04-2509:56:41 来源:中国房地产网扫描二维码分享
X 关闭
X 关闭